查看原文
其他

传播君 2018-06-01
传媒论道 | 智能传播

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叩问网络媒体谁主沉浮?且听业内人士谈经论道!技术引领发展,智能重构传播。当媒体发展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设“传媒论道”专栏,近期将围绕“智能传播”话题,邀请专家学者、传媒人士探讨智能传播现象,追问算法伦理风险,展望未来发展之道。持续连载中,敬请期待!



编者按

2016 年 11 月,由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开发的光明“小明”发布。作为国内首款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小明整合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语音识别技术,将最全面的新闻资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示给广大用户。之后,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不断提升“小明”的本领,上线了“拼开心时刻”、“小明AI一带一路”、“小明AI两会”等应用,更是在2018年1月,推出了“AI学习通”智能问答服务。“小明”背后使用了哪些算法?与人进行配合?未来将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网络传播》独家对话光明网总经理陈建栋,来听他为您讲述“小明”背后的算法机制。




传播君:机器人“小明”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曾参与过两会报道。可否介绍下“小明”的具体功能?


陈建栋:光明日报“小明”是光明日报在 2016 年 11 月推出的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它不仅可以陪用户进行漫谈式聊天,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新闻信息服务。2017年3月,光明日报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信息服务的应用,推出了“小明AI两会”,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两会报道,实现了当代媒体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和创新。


为快速识别代表委员,我们抓取了数万张照片对小明进行模型训练;与此同时,为了让“小明”了解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我们分析了40多万篇有关媒体报道和官方报告对其进行训练,从 29 万个词汇中挖掘出近 5000 个与两会相关的关键词,并据此整理出针对每一位代表委员的个性化报道。



2018年两会期间,光明网再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信息服务领域。据统计,用户通过语音或文字的方式,累计访问1470万次。用户对关键词点击次数高达428万,点击最多的关键词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红船精神等。


传播君:“小明”在进行新闻报道背后使用了哪些算法?


陈建栋首先,在新闻数据收集方面,小明使用了大数据技术,它在收集新闻的同时进行新闻数据的清洗、分类、挖掘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新闻安全性。将清洗后的新闻进行分类、挖掘,在用户查询相关新闻时,可保障新闻的相关性。


在意图分析上,“小明”使用了自然语义理解技术,分析用户是想要进行漫谈式聊天,还是需要新闻信息服务等。它通过中控系统,将判断出来的用户意图,发给不通的服务模块,进行信息反馈。如它经过中控分析,了解到用户是想查询天气,则引导用户提供查询天气的地点,然后反馈当地天气情况。


另外,“小明”还具备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技能,如人脸识别、OCR、语音识别、情感分析等。


传播君:机器算法需要人来调教。“小明”如何与人进行配合?


陈建栋:打个比喻来说,对算法的训练可以看作是学生教育,新开发的机器人是一张“白纸”,需要人进行教育,才能变成我们期望的“人才”。首先需要用海量的数据作为“课本”,对机器算法进行训练,让它在知识方面有足够的储备;然后以测试工作作为“试卷”,对机器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测,用测试结果评估算法训练是否符合要求;接着根据不足的地方,再次进行算法矫正。以“小明AI两会为例,人大代表里可能有重名的“李刚”,刚开始小明无法区分,必须经过人工的训练才能正确区分出来。


2018年1月12日,光明网研发的“AI学习通”上线。“AI学习通”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开创了新时代智能学习的新模式。这是光明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网络,增强网络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的一次创新实践。“AI学习通”是光明网依托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小明”推出的一项新服务,包括思维导图、报告原文、百问百答、学习资料及专家解读等五大版块。



党员在这个产品中充分发挥了人的作用,教育“小明”如何站在一个党员的角度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仅仅依靠机器,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光明网组织了以党员为核心的技术和编辑团队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小明”系统学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资料以及专家学者的相关理论文章,使“AI学习通”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问题,智能匹配相应的解答,从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形式在网上传播,供网民学习,让网民用起来便捷,学起来贴心。


传播君:未来将如何更好地使用“小明”进行新闻报道?


陈建栋:目前,“小明”已经具备图像识别、情绪识别、语音识别/合成等功能,上线了“拼开心时刻”、“小明AI一带一路”、“小明AI两会”等应用,更是在2018年1月,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出了“AI学习通”智能问答服务。该服务整合了十九大报告相关资料、新闻等信息,再次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开创了新时代智能学习新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输入的方式与系统直接进行交互,轻松获取十九大相关资料,并以十九大“思维导图”、“报告原文”、“百问百答”、“学习资料”与“专家解读”5个模块完整呈现。


媒体行业正在尝试各种形式的媒体融合,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在人机交互形式、内容分发方式等方面,给予媒体行业很好的助力。未来,我们也将围绕媒体核心业务,持续推进技术应用创新,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报道能力和服务能力。

 


相关链接


独家专访 | 揭秘新华网如何做到“更懂你”

传媒论道 | 算法要发扬科技向善之力

独家专访:新华社 “媒体大脑”背后的算法机制

专家解读:媒体形态进化与升级的背后逻辑



本文  信息来自传播君约访。

投稿  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